笑死优先配,Hinton 天天对超级 AI 忧心忡忡,原因可能找到了(手动狗头)——
他被前女友用 ChatGPT 分手了。
这一最新爆料来自 Hinton 本人。在接受英国《金融时报》采访时,老爷子分享了这个来自 ChatGPT 的"惊喜":
她让 ChatGPT 告诉我为什么我是个渣男。她让聊天机器人解释了我的行为有多么糟糕,然后把答案传给了我。
我倒不觉得自己真那么不堪,所以并没受太大影响……我遇到了一个我更喜欢的人,你知道是怎么回事。
emmm ……信息量有点大啊老爷子……
可惜老爷子没有分享这封分手信的具体内容,不过在这次访谈中,这位当前人工智能领域最受尊敬的先驱,照例分享了他关于 AI 的最新所思。
和不少关于 Hinton 本人的小小趣闻(doge)。
人类"唯一的希望"是让 AI 成为我们的母亲
尽管最近不提发展超级智能是"养虎为患",改口 AI 和人类之间是一种"母亲和婴儿之间的亲密共生关系",但这并不代表 Hinton 对人工智能放下了警惕。
他依然在思考:当助手比你聪明得多时,你要如何保持对它们的控制?
一个智力高得多的生物被智力低得多的生物控制,这种情况我们只知道一例,那就是母亲和婴儿……如果婴儿无法控制母亲,他们就会死去。
因此 Hinton 认为,人类"唯一的希望"是让人工智能成为我们的母亲。
因为母亲非常关心婴儿,守护婴儿的生命并关注其成长,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那种关系。
△AI 生成
此前有网友在发现 Hinton 态度转变时,疑惑是不是 Ilya 让 Hinton 看到了什么,而 Hinton 还真的透露,他的"母婴说"很受 Ilya 的赞成。
Ilya 如今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,他的初创公司 Safe Superintelligence 尚无模型,尚无产品,但估值已经飙升至 320 亿美元(约 2294 亿人民币)……可谓是被硅谷投资人追着塞钱。
"但奥特曼和马斯克看上去更有可能赢得竞争?"优先配
面对这个问题,Hinton 的回答是,让他在这两个人里二选一,感觉就像是:
要选被枪击还是中毒一样。
也会问 ChatGPT 如何修理烘干机
但甭管警惕与否,ChatGPT 老爷子还是爱用的。
一方面是知己知彼,用来"研究"。另一方面嘛,偶尔用来问问烘干机怎么修也是不错的。
另外,Hinton 以前会和自己的研究生们交流想法和问题,因为"他们年轻,理解速度更快",而退休之后的他,现在开始用 ChatGPT 来顶替研究生们的角色了。
只是 Hinton 万万没想到,前女友跟自己分手时,竟然用上 ChatGPT 来痛骂他┓ ( ´ ∀ ` ) ┏。
BTW,Hinton 出生于 1947 年 12 月,已经 77 岁了。他的前两任妻子分别在 1994 年和 2018 年因病去世。
从谷歌离职只是因为"编程水平不如以前"
访谈中,Hinton 再一次纠正了外界所传自己 2023 年从谷歌离职的原因。
不是为了更自由地谈论 AI 风险,而是"编程水平不如以前了"。
当然也是为了某种自由,嗯,尽情追剧的自由(doge)。
我离开是因为我 75 岁了,编程水平不如以前,而且网飞上有很多我还没机会看的东西。
我已经努力工作了 55 年,觉得是时候退休了……然后我想,既然我要离开了,那我可以谈谈其中的风险。
在 AI 的安全性之外,Hinton 谈到自己最关心的是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和教育方面的前景。
至于解决饥饿、贫困、疾病等重大问题,Hinton 担心的是:
AI 会让少数人变得更富有,多数人变得更穷。这不是人工智能的错。
那么,AI 会让人类变得懒惰和缺乏创造力吗?
我们穿衣服,正因为穿衣服,我们身上的毛发才更少。我们更容易冻死,但前提是我们没有衣服。
所以只要 AI 系统对人类是有帮助的,它就是有价值的工具。
One More Thing
科幻作品中,碳基生命往往会跟硅基生命有所融合,人类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改造,慢慢变成半机械人是许多作品的共同主题。
Hinton 对此怎么看?
我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,我们毫无头绪,那些告诉你未来会发生什么的人只是在胡说八道。
我们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,一些令人惊叹的事情正在发生,可能惊人的好,也可能惊人的坏。
我们可以做出猜测,但事情不会保持现状不变。
参考链接:
https://www.ft.com/content/31feb335-4945-475e-baaa-3b880d9cf8ce
一键三连「点赞」「转发」「小心心」
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!
— 完 —
专属 AI 产品从业者的实名社群,只聊 AI 产品最落地的真问题 扫码添加小助手,发送「姓名 + 公司 + 职位」申请入群~
进群后,你将直接获得:
� � 最新最专业的 AI 产品信息及分析 � �
� � 不定期发放的热门产品内测码 � �
� � 内部专属内容与专业讨论 � �
� � 点亮星标 � �
科技前沿进展每日见优先配
亿资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